为考研小白
提供最省心的考研信息

经验帖 | 跨专业上岸北大软微,拼一把才知道梦想并非遥不可及_真题

原标题:经验帖 | 跨专业上岸北大软微,拼一把才知道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非常有幸能在这个时候写一篇考研的经验帖,一来为了对我过去一年半的考研时光做个记录和总结,二来也是为了方便学弟学妹从我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感悟、包括走过的一些弯路做一些参考。

自我介绍

我本科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精算与风险管理专业,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缺乏科研经历,成绩一般,也没获得过什么奖。本科比较贪玩,政治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一战选择贸大保险学院金融学失败,二战决定考北大软微学院金融科技后,综合考虑了很多培训机构【线性】,最后七月份毕业到凯程集训营备考,最终初试政治65+,英语70+,数学125+,专业课110+,总分375+,复试80+,总排50+ 。

二战之所以选择软微,是因为首先专业课考核的内容和我一战是相似的,只是在难度和题型上有一个区分,其次我觉得反正我都已经二战了,选择北大冲一下,事实上,在之后的备考中,每当我疲惫或者受打击之后,都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你考的是北大,瞬间会注入一股动力。

这里顺便提一下,其实很多同学都在纠结报考贸大金融学还是软微金融科技,对于两者都经历过的考研人,平心而论,软微名校光环更强,专业更加迎合时代需求,而应用经济学是贸大唯一的双一流学科,学术理论方面可能贸大金融学更厉害一些(个人观点);就考研难度来讲软微分数线每年都在涨,贸大金融学分数线则相对稳定,经贸和金融院的分数线较保险学院略高,但是软微专业课难度较大,更偏数理;贸大专业课更偏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小。整体而言软微比贸大稍难一些,并且按照趋势,以后会越来越难。但是二者性价比都非常高,贸大金融学硕只要读两年,如果有同学想要保守求稳,强推贸大保险学院金融学。

下面我将分科目并结合我的经历分享一些我备考的经验。

政治

我政治很差,但是我想结合两年的备考简单【考研培训网校排名了解一下】谈一谈我的体会。第一年我复习政治是完全跟着肖秀荣配套的课程听下来的,emm怎【日记】么说呢,感觉消磨时间挺好的,课程都是年长的老师照着ppt划重点,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加上我本来政治几乎零基础,拖到九月下才开始准备,到最后对知识的掌握完全没有体系,靠着零散的记忆上了考场,56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第二年,我总结了第一年失利的原因:1、准备的太晚了;2、没有形成知识框架。听了凯程老师的建议,虽然我是二战,有一定基础,但也要在7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每天听1-2节的课,比较轻松而且接受度也比较好,完整跟下来知识框架也就形成了。这样到八九月份政治就能过完第一遍,之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笔记多巩固,尝试自己复述一些历史时间线和内容框架。

等到十月【双面剖析研究生教育培训机构排名】份之后我就开始做一些题,包括真题和其他的模拟题,徐涛的优题库我也做过,但是觉得题目太细节,和真题风格太不一样,估计这本题册只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选择性做,否则就算了。

另外很多同学都认为选择题【惊呼网“通关计划”使用指南】只要多刷几遍1000题,做好真题,临考前刷8套卷和4套卷就ok,但其实1000题和优题库类似,帮助我们掌握知识点,适用于第一遍复习,而真题更多的是框架式、宏观的考法,所以到十月份以后最多看看1000题的错题,多做真题和模拟的套卷,除肖4肖8外,其他的模拟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考场上做选择真题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是比较陌生的,做起来也很奇怪,所以不要觉得其他模拟卷偏难怪(腿姐的就算了),训练做这种陌生题也是比较有帮助的,而且今年政治的一道多选题是米鹏原题。

政治大题最后20天背肖4就够了,去年几乎都押中了,今年只中了一两道,但是只要背过,考场上就有话可说,大题拉不开分,也不建议背肖8和其他资料,政治真正能拉开分的是选择题,有时间多做两套选择。而且在临考前一段时间,复习政治的性价比是最高的,前提是建立在其他学科都比较扎实。

英语

刚接触考研英语感觉很难,但只要反复做真题,就会越来越顺,而且英语的复习只要做真题就可以了,但做一遍要有一遍的效果,第一遍可以自己尝试着做一做,了解真题的风格和难易,错多了也别灰心,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第二遍需要精读,从语法到单词都【怎么学】必须弄懂,逐字逐句翻译,顺带看一看问题的设置,干扰项的类型,第二遍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但是坚持下来自己的阅读水平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第三遍做阅读真题主要把握一下题目的问法、做题的技巧、自己错题的原因分析总结等。总的来说,英语真题至少做三遍,并且多多益善,我考了两年,英语真题从05年到19年至少做了五遍(精读),每一次都感觉有新收获【考研网校性价比】,客观题第一年错了11.5,第二年错了7.5 。

新题型建议早一点着手准备,不然到最后时间紧可能就完全靠临场发挥了,其实新题型本身有很多技巧在里面,把真题吃透很有规律可循,不过最根本的还是要能读懂,这个在做阅读精读的过程中就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所以说英语真题的精读真的很重要!

翻译方面真题的重复率很高,把往年真题多做几遍就足够了,翻译拉不开分。

至于写作,我比较差,这里简单说一下,需要多背多练,小作文开头结尾就那么几句,挑一些优美的语句整理组合一下就好,另外各种情景、类型都要掌握,在此基础上多背素材,越通用越好。大作文必须要准备模板,两三个就够了,这个需要通过琢磨真题,阅读范文自己准备,分三段,每一段甚至每一句都有固定的模板。模板准备好之后,重点是要训练我们的应用能力,也就是给定一个题目,我们都能通过模板写作。

此外,作文最好找个老师或者同学批改,在凯程有相关的写作课,并且会安排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作文批改,感觉对我的写作水平有很大提升,因为自己可能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但别人很容易指出来,比如模板本身可能就有语法错误,单词的拼写本身记忆有误等。

至于单词,前期可以背一背单词书,等到六月份就不太建议了,单词书本身比较枯燥,而且很多难词本身也不太常见,效率很低,并且考研英语的核心词汇会反复出现,所以我们把真题中所有生词都记住,也差不多能应付考试,并且结合语境背起来也更加容易,我认为这是效率最高的方法。当时凯程是提供了历年考研真题当中的生词汇总,大概有1000个左右,并且分课时讲解,每天晨测,不断巩固,很有效果。还有就是我们每天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或多或少腾出时间去复习,英语非常需要维持语感和做题的手感。

数学

数学的学习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做题,切忌一直听课而忽视做题,相反很多知识点只有在做题中才能理会。第一遍复习可以听一些课,建议每学完一章内容后【考研真题】都进行一定题目训练,切忌只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网课方面强烈安利凯程方浩老师,方浩侧重解题的方法,就应试来讲,方浩老师真的很不错。

我认为学好数学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做题,只有在反复的做题中才能查漏补缺,在不断试错,不断总结反思中提高水平。除了张宇36讲、复习全书的课后题外,我还做了《660题》、《1000题》、《1800题》、汤家凤老师的《最后八套卷》、李林老师的8套卷和4套卷。综合来讲《1000题【医学专业如何报班】》非常不建议做,里面的题又偏又难,有些题型在真题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针对考研性价比极低。《660》和《1800》比较基础,难度适中,比较适合用作复习,加上全书课后题题量足够,整个做完差不多就对数学有了一个比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全面的掌握,最晚到十月份如果还没做完千万不要再做了。

之后直接做真题,做套卷可以使人静下心来,效率很高,收获也很大,在真题中自己也能体会每一章节哪些知识点是考点,哪些地方自己比较薄弱,针对性巩固,真题做完加上反复看错题、总结大概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后就可以做一些市面上其他的模拟卷,李林老师的四套卷和八套卷必做,且不说押题,他的风格和难度很接近真题,汤家凤老师的八套卷也可以。

另外最后阶段手一定不能生,至少两天做一套卷保持手感,并且不断地复习错题和一些经典的题。题目做多之后你会发现,考研数学的题型相对固定,套路固定,甚至步骤都很固定,只要反复训练,不断总结,得高分不难。其实学到最后,一张试卷再难真正不会的题并不多,【基础太差如何应对考研英语】而且要难大家都难,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会的题做对。我今年考研数学由于前面做得很顺,但最后线代两道题花了一个小时,还有半道没做出来,对答案发现选填错了3个,所以说考场上的时间安排也很重要。总之,数学的学习单调且枯燥,但坚持下来得高分水到渠成。

专业课

专业课微观参考书目今年换成了尼科尔森的,但其实早就该换了,因为近年微观的风格更加偏向数理化,范里安已经与出题风格越来越不匹配。微观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在一开始看一看范里安,但别追求将每个细节都搞懂、吹毛求疵,理解个大概就好。

之后去看尼科【研究生考试辅导班攻略】尔森,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所有微观的内容,比较综合,难度适中,但是内容较多,需要经常温习。

再之后看平新乔【研究生考试补习机构排名】十八讲,这本书的课后题都【为什么推广2+1+1教学模式】非常经典,必须反复做,完全搞懂。后两本一定要配套着圣才的教辅,边看边做,题目刚开始接触会有一定难度,看的时间久了就会慢慢有感觉。

宏观指定曼昆教材,以此为复习的重点,除此之外还需要看张延老师的宏观课本,里面数理内容符合软微考试的风格,前几章当小说一样去读,会对各种流派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之后一些内容比如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在曼昆中没有提及,可考性也比较差,选择性阅读,经济增长等数理相关计算和推倒是重点,要认真弄明白。

专业课的复习和数学类似,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题,很多题都是有固定套路的,特别是信息不对称有很多题,都是有特定的思路的,掌握了就不难,而且也是软微考试的重点,今年一道信息不对称的题就源自尼科尔森例题,思路一模一样,此外平新乔十八讲这块内容也要认真对待。

真题方面,我的建议是在对整个内容有了大致掌握之后,越早看越好,这样才能知道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高频考点,之后更加针对性复习。除了软微近几年的真题外,光华微观从02年到现在必须反复做,尤其是02-12年真题,每一道都非常经典,务必全部吃透,难度风格与软微都非常贴合,而且软微以前有2道真题都出自光华原题,重要性可想而知。光华真题我至少做了三遍,第一遍可以尝试着思考,照着答案看,进行反思,后面几遍要能自己做出来,这个做的过程也是巩【考研学习机构排名告诉你】固和检验自己是否理解的过程,真的每做一遍都会对类似的题有更深刻认识,做多少遍都不为过。

除此之外,人大的真题也非常推荐,尤其是宏观部分,难度适中,听说南开的真题也很好,但我【何谓通关?何谓计划?何谓通关计划】没做过。很多人推荐国发院的宏观真题,我看过几道,但我感觉难度太大太复杂,一道题四五十分,与软微分值不匹配,所以我就没再看,但是里面的数理推倒选择性看一看还是非常有益的。凯程当时提供了各高校宏微观的真题和答案汇总,很详细很赞。

另外博弈论方面我也没看张维迎老师的书,毕竟博弈论不是必考内容,出的简单了大家都会,往难了出即使复习过了,考场上也未必做得出来。所以个人觉得如果你把尼科尔森上的博弈论内容理解了,题也做会了,同时信息不对称各种题型都掌握了,消费生产理论都搞懂了,并且把光华中所有博弈论的题都做明白了,学有余力可以看看张维迎教材。还有大家都看的是学长学姐推荐的主流教材和资料,我们把精力完全放在这些上就可以完全cover考试内容,大可不必再去专门找一些冷门教材复习。

另外我觉得专业课千万不能一个人蒙头复习,否则没有侧重,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效率低,所以最好是可以报个班。凯程这边的专业课都是由之前的软微高分学长讲的,听完之后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知道哪一部分是重点,需要反复钻研,哪一部分可以简单了解就好,习题课会讲解一些经典的题目,能很好地训练我的解题思维和套路。

此外那边配备了专门答疑专【过来人告诉你考研英语单词怎么背】业课的老师,非常厉害,问什么问题都能帮我解答,一周三次,几乎不用排队,这对我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考虑凯程集训营。

复试

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但是我咨询过学长学姐,也看过往年的经验帖,结合我今年的面试经历,我得出以下结论:

1、如果你本科是经济经管相关专业,那你复习的重点一定在本专业上。

2、如果你是其他不相关专业跨考,那你应该侧重金融方面的复习。

我本科专业精算与风险管理,面试的时候问了我什么是风险,风险的分类,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比较,风险控制的方法并举例,计量问了P-value,此外还问了我是否了解黑格尔,形式逻辑这门课讲了什么,什么是三段论(这三个问题是同一个老师问的,因为我本科形式逻辑得分比较高,所以不论有多边缘,本科成绩好的科目一定要复习到)。

今年完全没有问我金融相关的知识,包括去年我同专业的同学面试,问了他养老保险,强制购买的保险,精算的目标,再保险专业问题,金融方面只是问了两个题库中的简单问题,复习过都能答上。再上一年同专业的学长被问了精算定价,VAR,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大数据在精算领域的应用,流量三角形,峰度和偏度。

所以说不论是哪一年,以哪种形式面试,科班出身的同学一定要以自己的专业为复习重点,兼顾金融核心知识就可以了。跨考同学要知道本专业核心内容,面试被问到即使自己不知道也要非常自信,让老师感觉你很专业;复习时把精力重点放在金融上。面试过程中自信谦虚,不卑【考研】不亢,给老师的感觉有时候比专业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正式面试前可以找同学进行模拟面试,可以相互指正不足,同时熟悉面试场景,减轻紧张情绪。凯程当时除了系统地讲解了金融知识,辅导了【怎么做最有效果】英语口语外,还进行了五次模拟面试,15分钟问问题,15分钟点评,感觉我个人的状态在一次次的模拟中也越来越好。

最后讲一点备考的体会,考研真的很辛苦,很少有人能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我们往往从学习中获得的快乐更多来自于阶段性的成果,不过这种成就感是暂时的,备考过程中更多的是煎熬和疲惫,但【在北京报班如何选】是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应该一直坚持下去,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快充网 » 经验帖 | 跨专业上岸北大软微,拼一把才知道梦想并非遥不可及_真题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充网 - 为考研人分享考研资料、信息、免费课程的考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