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研小白
提供最省心的考研信息

在考研专业课复习中有哪些必须改变的学习方法?

在考研专业课复习中有哪些必须改变的学习方法?

作为一个18考研生,一战进入985,专业课考的还可以,还是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公共课如果和大家都差不多,专业课就是超车拉差距的科目了,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专业课!!!!本回答5000+字干货经验,相信大多数人看了这个回答对专业课复习会很清晰。

这些干货我从这三个阶段来讲

第一部分:前期打基础;

第二部分:中期巩固;

第三部分:后期冲刺

 

一、前期打基础(时间 4月-7月)

不管是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前期都是一个从混乱到稳定,从门外迈入门内的过程。不管是你在实习还是在写论文,都要在前期确定好目标院校,复习时间和复习安排。其中确定好目标院校尤为重要,正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目标院校决定了你的整体复习方向。

1.收集信息+看书方法

当初我确定好目标院校后,还不知道参考书目和历年真题都要去哪里找,就很想有人来帮我,在网上找了很久的经验贴,又对比了几个辅导班,最后跟了惊呼网的网课。后面就直接给我安排了研一的学姐。学姐一边安抚我不要慌乱,一边开始告诉我去官网搜今年的考试书目,还给我提供了这十年的专业课真题。学姐说这真题还是她的学姐留下来的,快成“传家宝”了。后来就跟着直系学姐开始复习,她把之前的学习经验倾囊相授,从初期到结尾,一直陪着我,后来考上之后我们也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找到书目和真题之后,学姐带着我把所有书过了一遍,这里要强调的是,第一遍看书一定要求稳不要求快,因为第一遍是你对整个考研专业课的基础印象,一定要走“正道”,不能出现太多偏差。而且前期你还有很多时间,不要急于一时,一定要认真看书。其次,学姐让我看了看真题题目,熟悉了会考哪种题型,让我心里大概有个数,这样算是真正开始入门了。

2.整理笔记

在初期整理笔记时,不要全部都记,那跟抄书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到了后期基本上不再看书了,做题还有背诵很多都依靠前期做的笔记,所以做笔记要详略得当。每个院校的参考书目少则三四本,多则十几本,很多是没有办法全部都精细化笔记。所以要找出重点书目,再结合真题找出重点章节,对于非常重要的概念做摘抄,对于一般性概念做关键词记录即可。每年做笔记都是很多考生迷惑的地方,可以参考我的这种方法,不但做笔记的时候能事半功倍,后期背诵的部分也会少很多。

3.思维导图

做思维导图是很多考生的习惯,这个习惯很好,但是也有需要改变的地方。现在有很多手机思维导图软件,做出来特别好看和漂亮。很多同学花大量的时间在样式上,内容反而忽略了。为了避免华而不实,我还是选择了手绘思维导图。就拿一张A4纸,把每本书的章节和主要标题来汇总一下,或者是按照时间线来整理一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还有就是也可以把重要人物列出来,把相关理论一一对应。以上列举的这三种方式使用次数最多,大家可以按需调整,总之就是要重视思维导图的内容。

 

二、中期巩固(时间 8月-10月)

中期是一个攻坚期,这个阶段就是要沉下心来复习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学习方法也有很多需要注意和改变的地方。这一阶段学姐就开始给我进行线上的面授课了,第一次听课还有点紧张,后来发现学姐讲的真的很不错,一节课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而且每次还要布置作业让我巩固。

1.提炼重点

大家想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目的还是为了抓住重点,所以提炼重点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学姐在给我讲课的时候是按照书目的重要性来的,书里的章节也是由主到次来。在这一部分,要学会抠细节,看看哪几本书在真题里总是被出细节题,就要把这本书的细节部分尤其是名词解释都要注意到,比如说我们有本书叫《现代广告学》,里面经常会出一些细小的理论。这本书的名词解释就要格外注意。

2.背书周期+方法

背书最忌讳死记硬背,一来是记不牢忘得快,二来是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一看就知道你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背书的方法也是个大学问。

a.背书周期

我建议每个同学都要给自己定一个背书周期,我的周期一般是这样:暑假前第一轮——7月第二轮——8月第三轮不完整背诵——9月第四轮正式背诵——10月前半月第五轮查漏补缺背诵(背诵重点放在重要书目上)——10月后半月第六轮查漏补缺背诵(非重点书目背诵)——11第七轮查漏补缺背诵(整体来一遍)——考前十天最后一轮背诵。

这个周期看起来非常漫长,但是安排到每天,基本上都可以完成。当然,中间也有某天不想背书,完不成任务的时候,这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会告诫自己不能拖延超过三天,不然整个人就废了。背诵完一轮都要留下查漏补缺的时间,早知道这不是浪费时间,不是浪费时间,不是浪费时间!(重要的话说三遍)。因为我整体是从5月份开始的,所以我的背诵周期大家可以做一下参考,但是我个人是不建议把战线拉的太长,因为会陷入背诵疲劳阶段,很可怕。

b.背书方法

背书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些错误的方法需要避免,比如有的同学喜欢一本书从头背到尾;有的同学边背边暗示自己:这部分看起来不太会出题的样子,随便背背吧。这样的心理暗示下,每次背书都会有漏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背书方法,我个人觉得是非常有用也很靠谱的,我背书是配对子、编口诀、反复背的。学姐还把她之前的专业课资料送给我了,超级有用,综合学姐的笔记和我的笔记,我把书目都排列组合一下,按照几组几组来背诵记忆,一方面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背书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是完全符合自己的想法来的。在背的过程中,学姐还教我编口诀和联想记忆,真的很有用!所以好的方法+重复周期,不想记住都难。

背书过程中我都还会把记不牢,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都记在我的小本本上,或者拍照存档。第二天都会把昨天背过的再来一遍,然后才开始新的背诵,虽然每天都要再花时间重复,中期过程痛苦,但是到了后期你就知道这种方法的好处了,到了后期基本上不用怎么思考就知道关键词句。

3.真题技巧

专业课每个学校都不一样,考察侧重点和问题方式都有所偏差。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充分依靠学姐结合我的目标院校的专业特性来给我讲解真题到底在考什么,怎么回答。做真题不单单是在做题,更是在揣摩这个学校的老师到底喜欢什么逻辑思维的学生。

因为每年的真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每次我都要自己先做一遍真题,然后交给学姐给我修改,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一般我们学校考察题目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实务写作。

名词解释就是纯靠背诵了,一般每个名词解释都有要点,要点答到位了,自然就得分。简答基本上要加进一点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论述题是重中之重,练习论述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不同的论述的答题框架,比如问xx现象解释,一般就是理论解释+背景+现在发展+出现原因+产生双向的后果+对策分析。

掌握了答题技巧,再加上大量练习,想不高分都难。

4.实务练习

实务部分是每个考生最难练的部分,自己一味埋头苦学其实效果并不大,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在哪里。这个时候就要做出改变,要学会跟同学做批改训练,看看同样的考生,大家都是什么水平,你在做批改的同时,也能够从他们身上吸取到经验和教训。同时也要掌握学姐教的写作方法,快速提炼材料里的关键信息,不论是消息还是评论,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在开头就亮明自己的观点,让老师在批改试卷上,一眼就能捕获你的中心思想。

除了掌握技巧,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周都要安排实务训练,一方面是接触社会热点,扩充知识库;另一方面,要学会扬长避短,看看哪些是需要呈现到改卷老师面前的,哪些是需要掩饰的短板。我一般会把自己的实务训练做成合集,每过一段时间就要翻看一下,看看自己从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游刃有余,很能鼓励自我,建议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三、后期冲刺(时间 11月-考前)

后期冲刺已经到了考研决胜期,这个阶段的学习方法也要跟初期和中期不一样,前两者还在打基础,后面就是冲刺加速的时刻了。一般这个时间段很多同学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怎么样抓重点,怎么样预测考点和热点,我觉得这个阶段的学习方法要这样做。

1.重点梳理回顾

到了冲刺阶段,基本上也到了背诵的末二轮左右,这个时候已经不能还在全覆盖式背书了,一定要挑最重要的部分。这个时间段学姐会用两节课来给我做重点梳理和回顾,结合历年真题,做成专题形式。基本上要每天做一个专题,然后背诵和练习输出,每星期都要做一遍回顾,这样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效果。专题做的时候,尽量相关性强的放在一起,重点突出,不要过于勉强,有些题明明不太沾边,还硬要放在一个专题,考试的时候特别容易跑题。

2.考题预测

这个预测也是有门路,有技巧的,不能瞎猜胡搞。一般前几年出过的题目,近三年再次出的,一般就会形成一个循环,这些问题要重点记忆,很多题要考的还是同样的理论,但是题目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套用比较近的例子,但是考察的核心内容是不会变得。

当年的社会热点做整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首先要花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来了解这些社会事件,然后分析每个事件可能会考察的角度,要学会一边思考思考,一边熟悉老师们出题的套路,学会技巧之后,以不变应万变。除此之外,学姐还给我找出了最热门的论文和目标院校老师们写过的论文,大大节省了我自己搜寻论文的时间。看论文主要是为了预测老师今年出题的热点,因为一般当年学界和老师最关注什么,那么这个关注点被出成题目的概率越高。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不要再漫无目的地学习了,要掌握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3.心理疏导

其实这跟题目问的“学习方法”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要多嘴讲一下,因为良好的备考心态是所有学习方法的基础。到了最后的阶段,不但学习方法要改变,心态也需要好好调整。记得我那个时候每天都在反复被两个念头困扰,一个是觉得自己复习的还可以,另一个是觉得自己根本没掌握牢固,提笔忘词,有时候压力太大根本背不进去书。然后我就跟学姐讲了这种情况,她说她特别能理解这个阶段的心情,然后给我开导了很多,让我吃了“定心丸”,也更有动力来消化背过的东西。所以,对于心理压力问题,要学会自我排解,排解不了的要及时跟其他人沟通和交流,不要钻牛角尖。

4.思维导图回顾

思维导图在前面两个阶段已经很详细了,到了这个阶段就是要开始精炼回顾,主要是要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框架和模式,对应做论述题的时候,能够快速在脑袋里形成你的论述思路,也能快速提取到所需要的理论,这对于争分夺秒的考场来说至关重要。学姐一般会在课上抽出来一点时间来提问我,或者是帮我梳理回顾,特别耐心。

 

四、一些零碎方法和回顾

前面几部分我按不同的时间来做了方法分享,希望能帮到大家,因为如果想考一个好成绩,方法和努力是一样重要的。考研时间不长不短,如果是盲目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所以一定要在考研过程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改变以前错误的学习习惯,来为自己的考研加速。

无论是看书、做笔记、制定学习计划、背诵、做真题、提高效率等都会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或许是你在复习过程中自己思考和实践出来的;也或许是在跟学长姐,同辈考研中交流所得,无论怎样,都要在考研复习中注重方法的思考和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一些零碎方法还包括:学习资料的挑选和模拟训练。

在考验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料太多,自己看不完,各类资料让人眼花缭乱,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所以在挑选学习资料时要坚持一个重要原则:不挑贵的,只挑对的!要认真分析自己的需求以及目标院校的考试风格和自己的利弊。很多资料如果跟风买,回来之后却华而不实,那真的是花钱买心塞。一定要买对,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可以咨询学长姐,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挑选一下,整个复习过程都要围绕自己的能力特点和目标院校的风格。总之,在挑选资料上一定要坚持这个原则。

其次在模拟训练的方法上,我还要再啰嗦一下,考前一定要认真模拟三次,不然到了考场上你极有可能答不完题。学姐让我模拟的时候,我是有点抗拒的,我觉得没有很大必要,我到考场上可能会发挥潜力的。后来在学姐的一再要求下,我分别在11月的两个周末和12月初进行了模拟训练,一方面把握了考试时间,另一方面也健全了自己的答题技巧思路,熟悉了目标院校的考试风格,查漏补缺。

最后,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很孤独也很痛苦,你需要拥有强大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学习方法就是让你的武器所向披靡的法宝,希望我自己和学姐教我的学习方法能够给你披荆斩棘的力量和勇气!也借着这个帖子来借花献佛感谢一下我的学姐,要不是她一直的鼓励和指导,我还真不知道自己会考多少哈哈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快充网 » 在考研专业课复习中有哪些必须改变的学习方法?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充网 - 为考研人分享考研资料、信息、免费课程的考研网站